木芙蓉叶 | 精制饮片—医保单方报销
▎产品特点
01、概述
木芙蓉叶来源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干燥叶。李时珍曰:“此花艳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莲之名。”木芙蓉叶化学成分复杂,主要为黄酮类,除此之外还有甾醇类、蒽醌、生物碱、有机酸类、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药理活性研究表明木芙蓉叶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呼吸合胞病毒、抗乙肝病毒、治疗肝损伤等作用。木芙蓉叶临床应用于鼻炎、急性乳腺炎、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流行性腮腺炎、滑膜炎、疖、痈及痛等病症,疗效显著。
02、品种考证
李时珍曰:“木芙蓉处处有之,插条即生,小木也。其干丛生如荆,高者丈许。其叶大如桐,有五尖及七尖者,冬凋夏茂。秋半始着花,花类牡丹、芍药,有红者、白者、黄者、千叶者,最耐寒而不落。不结实。山人取其皮为索。川、广有添色拒霜花,初开白色,次日稍红,又明日则深红,先后相间如数色。霜时采花,霜后采叶,阴干入药。”
03、采收加工
(1)采收:
《中国药典》:夏、秋二季。
《神力制药》:霜后采成熟绿叶,去除嫩叶及叶柄。
(2)炮制:
《中国药典》:除去杂质,喷淋清水,稍润,切丝或切碎,干燥;或研粉。
《神力制药》:利用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120目筛低温超微粉碎,大幅提高生物利用度,保留了木芙蓉叶的生物活性和全成份的四气五味,并通过辐照灭菌处理,无菌分装,克服生物学指标不合格的缺点。
(3)《本草纲目》:或生研,或干研末。
04、理化指标
▎本草摘要
《本草图经》:敷贴肿毒。
《本草纲目》:清肺凉血,散热解毒,治一切大小痈疽肿毒恶疮,消肿排脓止痛。李时珍曰:“芙蓉花并叶,气平而不寒不热,味微辛而性滑涎粘,其治痈肿之功,殊有神效。近时疡医秘其名为清凉膏、清露散、铁箍散,皆此物也。其方治一切痈疽发背,乳痈恶疮,不拘已成未成,已穿未穿。并用芙蓉叶,或根皮,或花,或生研,或干研末,以蜜调涂于肿处四围,中间留头,干则频换。初起者,即觉清凉,痛止肿消。已成者,即脓聚毒出。已穿者,即脓出易敛。妙不可言。
《玉揪药解》:木芙蓉,清利消散,善败肿毒,一切疮疡,大有捷效,涂饮俱善。
《冯氏锦囊秘录》:木芙蓉,禀夏末秋初之气,故其味辛,辛属金化,故能清肺,其气平,平即凉也。故能凉血散热解毒。
▎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木芙蓉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和善通变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阴道滴虫有杀灭作用;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抗炎作用
木芙蓉叶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抑制耳廓肿胀,并抑制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
抗慢性肝损伤作用
木芙蓉叶对慢性肝损伤有明显抑制作用,减轻肝纤维化程度。
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木芙蓉叶有效组分能明显改善缺血后再灌注肾功能的变化,改善血清尿素氮、肌酐及1L-1和TNF水平。
抗氧化作用
木芙蓉叶可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肝脏谷胱甘肽GSH的含量。
▎临床应用
▎产品展示
【品名】木芙蓉叶
【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芙蓉的干燥叶。
【规格】3g/袋
【产地】湖南
【性味与归经】辛,平;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治痈疽焮肿,缠身蛇丹,烫伤,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3-6g。外用适量。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生产厂家】广西神力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许可证】桂20170229
【地址】玉林市福绵区石和镇石和村马路岭
【电话】020-80928617
【招商电话】1331608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