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茶 | 精制饮片—独家紫花肾茶
▎产品概述
什么是肾茶?
肾茶来源于唇形科植物肾茶的干燥地上部分。壮医药学名“棵蒙秒”,棵是草,蒙是紫色的毛须,秒是猫,意思就是紫色的猫须草。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据傣医《贝叶经》、《档哈雅》记载,肾茶能治小便热、涩、疼痛和腰痛等泌尿系统疾病,历代医家和宫庭尊为“圣茶”。是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含有黄酮及其苷类、酚类、酚酸类、萜类等化学成分。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利尿、排石、促尿酸排泄,抗氧化,抗炎,抗菌,抗肿瘤,降血糖,降压,改善微循环,免疫调节等作用。味甘、微苦,性凉。归肾经。清热祛湿,排石通淋。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石淋,热淋。广泛应用于高尿酸血症、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肾癌、膀胱炎、肾结石、尿路结石、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产品特点
01、本品为紫花肾茶,其有效成分酚类化合物>3%,而临床习用品白花肾茶酚类化合物1%。
02、特有成分迷迭香酸,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降尿酸效果类似于别嘌呤醇及非布司他,但无胃肠道反应、中毒性肝炎、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过敏等不良反应。
03、生态种植。肾茶特异性害虫泡壳背网蝽,为害嫩叶和芽,在叶片表面留下大量棕色或黑色排泄物,造成肾茶失去使用价值。生态种植通过泡壳背网蝽的天敌形成生态环,有效避免有机氯农药残留。
04、低温烘干和辐照灭菌工艺,有效保留肾茶全成分并充分释放多糖,克服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缺点,适合于直接口服饮用。
▎药理作用
抗尿酸作用
肾茶能抑制尿酸生成、利尿以促进尿酸排泄、抑制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对急性踝关节肿胀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排石作用
肾茶甲基黄酮化合物能与腺苷A1受体结合促进钠排泄并起到利尿作用;迷迭香酸能有效防止草酸钙结石形成。总黄酮、总酚和多糖增加尿草酸和钙离子的排泄,抑制草酸结石形成。
改善肾功能
促进体内毒性代谢产物排出,增加肾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纤维细胞增生。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作用
肾茶能降低腺嘌呤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并改善贫血症状,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及尿肌酐的排泄,使肾小管组织细胞病变减轻,肾小球结构病变减少,完整肾小球数目增加。
抗氧化、抗炎
通过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诱导型氧化氮合成酶和环氧化酶的表达来减少NO和前列腺E2的产生,阻止产生炎症的多条途径。
抗菌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免疫调节
肾茶低、中剂量能显著增强NK细胞活性,诱导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加溶血空斑形成细胞数目。
抗肿瘤作用
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阻滞抑制肾癌细胞的生长。
▎临床应用
痛风
肾茶可以通过调节中枢神经以减少外源性嘌呤类物质撮入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减少尿酸生成。利尿排石,解热、镇痛、抗炎并且改善肾功能,有效治疗痛风发作期的红、肿、热、痛。
慢性肾衰竭
肾茶能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肾衰竭患者的肾功能及微炎症状态,保护健存肾单位,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
肾病综合征
肾茶通过免疫调节和抗感染。治疗肾病综合征如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
肾茶通过改善肾功能、调节脂肪酸代谢和促进氨基酸生成。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蛋白尿、水肿、血尿、高血压等。
糖尿病肾病
肾茶通过改善氧化应激,抗炎以及抑制系膜细胞增生治疗糖尿病肾病。
非淋菌性尿道炎(淋证)
肾茶通过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治疗下焦湿热,气血瘀阻导致的热淋,表现为尿频,尿急,尿道口刺痛,少腹酸痛,解脲支原体阳性等症。
泌尿系统结石(石淋)
肾茶通过清利湿热,化石通淋,治疗湿热蕴结下焦导致的石淋,表现为腰痛,小便淋漓涩痛。
▎产品展示
【品名】肾茶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肾茶的干燥地上部分。
【规格】5g/袋
【产地】云南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凉。归肾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祛湿,排石通淋。用于风湿痹痛,腰腿痛,石淋,热淋。
【用法用量】10-20g
【贮藏】置干燥处。
【执行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壮药质量标准第二卷(2011年版)
【生产厂家】广西神力制药有限公司
【生产许可证】桂20170229
【地址】广西玉林市福绵区石和镇石和村马路岭
【电话】020-80928617
【招商电话】13316084160